校园安全建设
技术要求
校园安全屋是为了保护学生安全和应对霸凌事件而设立的安全场所。它提供一个安全环境、具备通信机制。校园安全屋的建设增强了学校的突发事件响应能力,为师生提供了可靠的保护措施,创造一个更安全、可靠的校园环境。
要求:利用声音传感器、舵机、触碰开关、输出类光源和物联网通讯技术完成案例设计。
1.实时监测相关区域的声音数值并反馈在物联网平台上;
2.实时监测特定区域的触碰开关状态并反馈在物联网平台上;
3.当声音传感器数值超过设定阈值范围且触碰开关按下,则判定该区域发生了校园霸凌事件。此时安全屋舵机打开,学生可进入屋内。
4.当屋内触碰开关再次按下后,输出类光源闪烁红灯、舵机锁死(代表门关闭)同时传输信号至物联网平台,等待教师援助。
准备工作
设备连接
舵机:P4
声音传感器:P1
门外触碰开关:右键
门内触碰开关:左键
输出类光源:内置屏幕
参考代码
参考创作说明与答辩问题
改进方向的构思
作品与比赛主题的契合度: 这个校园安全屋的设计紧密围绕校园安全这一主题,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通讯技术、声音传感器等,旨在提高校园应对霸凌事件的能力,保护学生安全,因此与比赛主题高度契合。
改进目标:
- 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- 增强系统的互动性和用户友好性。
- 拓展系统的监测范围和功能。
具体的改进方案:
技术方案:
- 引入人工智能算法,对声音数据进行深度学习,以提高识别霸凌事件的精确度。
- 使用更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,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稳定性。
- 增加一个可视化界面,使学生和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系统状态和警报信息。
实施步骤:
- 收集并分析现有的声音数据,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。
- 设计和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平台,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。
- 集成人工智能模块,实现对声音数据的实时分析和事件判定。
- 开发可视化界面,并与物联网平台无缝连接。
- 进行系统测试,确保所有组件都能协同工作,并进行必要的调整。
预期效果:
- 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校园霸凌事件,减少误报。
- 用户界面友好,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和使用。
- 系统监测范围和功能得到拓展,能够应对更多类型的校园安全问题。
作品对相关领域发展的推动潜力: 这个校园安全屋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校园安全水平,还能够促进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。通过实时监测和安全管理,它有望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复制的安全解决方案。此外,通过对声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,这项技术也有潜力应用于其他需要声音识别和分析的场景,如音乐会安全监控、公共安全等。